close
html模版一些有關於 幸福的事
鑒於所見所聞,分享一些我對於幸福的看法。

你覺得幸福是什麼呢?

幾天後,無數日子以來,人們追求的平權、人權,有的人反抗,激烈的抗爭;有的人提倡推廣,想實踐自己的嚮往。對於這些對立面的人來說,他們都是在追求自己所認為的幸福對吧?你連署了、響應了、要去投票了,這些是否都出自於在追求著某種幸福?為了自己、為了朋友、為了下一代、為了那些因為權利遭到制約而痛苦的人們而努力,追求活在一個平權世界的幸福,追求活在一個沒有歧視世界的幸福,活在一個愛不受限的世界的幸福。

我想先簡短的總結一些問題。關於同性戀、性別的各項議題,至今仍有許多迥異的立場。在科學及哲學方面,對於上述的議題尚沒有明確的答案。同性傾向是否為天生?不知道。其實這不單是同性的問題,而是傾向的問題,諸如暴力傾向、性別認同傾向等,證據顯示基因、環境、成長條件等,都跟這些傾向有相關性,但不能說是因果性。根據這個條件,回過頭來,便不能全然地說同性傾向是天生的權利,或說性傾向是天生的權利,這始終是難以界定的概念。當然,若你選擇一個意識形態,就可以毫無根據地認為那樣的決定是正確的,但這從來就不能依據意識形態而成為答案,它信服不了所有人,於是有了現在各執其意的局面,甚至各自認為彼此荒唐。

歷史還沒給同性戀一個好的、能被接受的回應。而在毫無自然依據的狀況下,我們的國家走向了公投,這往往就只是根據意識形態,因為它不能斷定屬於自然法,甚至得以同時檢視一夫一妻的自然性。這或許聽來荒唐,但壓根地,這些問題都是從習以為常,走向提問何以為常。甚至我說,一夫一妻只是約定俗成,它是一種多數暴力,只是當今的社會,生存漸不成問題,人們開始討論如何生活,被排擠的少數,在人口爆炸的情形下,也成了一種特定多數,於是那些權利遭到約束的人開始群聚,最後提出了許多問題,也就是我們正面臨著的問題,同性戀的愛不是愛嗎?愛的目的只是為了繁衍後代、性嗎?我們追求的幸福,確實在這樣的詰問下出現了大混亂,因此發起了平權運動,隨之而來有人認為這樣的平權運動,卻侵害了他們的權利。

暫時限縮討論的世界觀,我想先就我們國家的問題做發想。1.民主是什麼? 主權在民,而權力附帶著責任。2.如何為民主負責? 人民能怎麼負責?3.我們的民智跟的上我們的民主嗎?4.教育所影響的國情為何?5.教改造成的隔閡怎麼打破?6.隔閡造成的衝突怎麼解決?7.有人在意這些事嗎?8.11/24去投票,是懂得內容?還是跟隨一張教學單?9.盲從的公投是怎麼發生的?10.不論結果為何,我們準備好了嗎?

有些問題確實廣泛,層面複雜,但它確實是問題,難道因為棘手、因為難以界定,我們就可以當作不存在嗎?我們就可以逃避這樣的責任嗎?在網路媒體上的主流,取絕於多數的使用者,而那就是這個世代,也很好發現難以信服的是上個世代的人,而下的世代尚沒有投票權。這就是教育的問題,而長久一來我們的教育往往使人受制於所學,而不是開創、反思。代與代之間的隔閡,在科技上、思想上都有很大的不同,但我們擁有同樣的一票,也同樣面對一個尚未有標準答案問題,除了固執地擁簇自己的意識形態之外,有些人甚至知聽從別人的話,從連署到投票,就這樣的去執行去簽名去蓋章了,而這就是民主的浮濫,難道都不需要負責的嗎?我只蚍蜉之力。甚至這些公投案,用著法律性的字眼,誰來解讀?那些在做小卡的人,甚至還再三修改,指稱有哪裡出了新的解釋,該怎麼投。如果連專家都對於公投案有各自的見解,要平民百姓怎麼面對這些公投?面對這連內容都看不懂的公投,而怎麼能不被那些散播特定資訊的角力者給蒙蔽?這是民智的問題,更淺白的指責,有太多人易於操縱,所以才衍生了更多的弊病,爺爺奶奶、親戚長輩朋友們,他們能懂得了多少,要花多少時間,還是應著他那時代的教育的同性戀不倫不類之說,應著反同者印的小卡去投票;而那些挺同的人,又多少人只是跟風、跟隨偶像、不諳其理的去投票? nomos。

不論結果為何,我們準備好了嗎?不要多做非理性的抗爭,那幾乎都是被理性算計自己慾望的人所操縱的,你說這是覺醒嗎?為了更幸福的生活,我猜想我們更該準備好的,並不是投票的決定,而是結果出來之後,應該要如何去面對,能不亂嗎?至少,別讓自己成為亂源。算是一種寄託,希望別再讓這個社會更混亂了,如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幸福,那就應該朝著幸福前進。而幸福,大概是需要一點犧牲的,弭平,平權。也需要時間,只希望,民智有天能跟上民主、主能負起責任,而不再是一個充斥著假象跟盲從的被愚民社會。

此文僅紀念輟學之友—子安子安,加油。

後話:我猜,我感覺,沉默的人會大獲全勝。 深植你心的一切,正相反地深植他們心裡。所有的理由都一樣是難以界定的,因為那尚未有明確地解答,其實多說無益。會引起問題的那些言論,好比刑法,法律本身就不能要求人民,幾乎都是站在事後立場的。仍有人偷竊搶劫殺人。說教小學生會產生可怕的結果?多說的,愚蠢。

回應黃逸豪,句子裡加上「但」,不總是否定前句,但它部分地可以否定前句。

回應教學生國文不會變成李白,李白得學文學才會成為李白,那是一種啟發,在學校所學的,對人生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,無知也是,說是打臉護家盟?幹嘛打臉一個自己不屑的存在?他們也只是追求他們的幸福,無知的骨牌效應就在你被擊中的那一刻起,你就成了其中之一。教學本身就應該是一種啟發吧,教導那方面的學科,卻不期許它成為一個卓越的人?個人跟傾向也是種類比?錯了,整個邏輯都錯了吧。當笑話可以,其它的部分我實在。

睡前唏噓嗚呼哀哉
同性,公投,幸福,
EBF7FC75382ECA55
arrow
arrow

    pisoj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